年8月16日深夜两点,马克思在校对完最后一个印张后,立即给恩格斯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说:“这一卷就完成了。只是靠了你,这才得以实现!如果没有你为我所做的牺牲,我是决不能完成这三卷书的!”所谓的“这三卷书”是指整部《资本论》,而“这一卷”便是《资本论》的第一卷。马克思把《资本论》写成了三卷,第一卷论述资本的生产过程,第二卷论述资本的流通过程,第三卷则论述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在年1月的时候全部底稿就已经写完了。马克思原打算再用几年时间来逐步整理、校对完这三卷书,恩格斯则建议他先集中完成第一卷的统稿工作,将这一卷出版,然后再继续修订后两卷。马克思接受了这个意见,他用一年时间来完成校对、润色及修改的工作,最终于年9月将这本书交给德国的书商出版发行。为了在物质上给予马克思足够的支持,恩格斯不得不从事自己所厌恶的商务活动,所以马克思首先感谢了他。其次,在写作《资本论》的过程中,马克思经常写信给恩格斯,彼此交换意见和看法,可以说,恩格斯是除了马克思之外最了解《资本论》的人了。在《资本论》出版之际,马克思依然“麻烦”了一次这个最值得信赖的老友——他请求恩格斯为《资本论》写几篇书评,用广告的形式刊登在报纸上,以便推广这本刚刚诞生的巨著。恩格斯很乐意接受这份委托,他也很了解马克思的需求,在回信中说道:“你大概喜欢文章写成概要的形式,使书中的要点.....都得到简要的叙述。”不久之后《未来报》《杜塞尔多夫日报》等报纸上便出现多篇关于《资本论》的书评,这些文章皆出自恩格斯之手,主要面向潜在读者——工人阶级,因此文章写得非常简要通俗,即使是没有一点经济学基础的人也能很快读懂。“伟大也要有人懂”——鲁迅
01《资本论》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在第一篇书评中,恩格斯首先说明了马克思对经济学的独特理解,将他与那些“庸俗经济学家”们区别开来。庸俗经济学家们喜欢撇开社会形态去研究经济规律,他们认为经济规律就像自然规律一样,普遍适用于一切社会形态。就连李嘉图也说在野蛮人看来,一头海狸的价值等于两头鹿,仿佛价值规律在原始社会中也发挥着跟现代社会相同的作用。对此,马克思是第一个把历史发展观念引入经济学中的人,他认为经济规律离不开特定的社会形态,经济范畴也同样如此。例如野蛮人并不知道“利润”是什么东西,奴隶主也不懂得“可变资本”的含义,地主和农民更没有接触过“汇率”。一个社会的基本形态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经济基础又分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方面。在原始社会中,生产关系表现为以氏族为单位的集体劳动,在内部财产共同占有,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商品交换;在奴隶社会中,奴隶直接从属于奴隶主,所以亚里士多德的“家政学”里根本就不存在“工资”、“人力成本”之类的思想;在封建社会中,已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了,土地皆归皇帝所有,然后再按皇亲国戚、功臣贵族、士人官僚、僧侣道士和普通农民的等级秩序来进行“分口授田”,家庭与个体劳动居于主流,老百姓自给自足,大地主盘剥地租,很少有人会去关心商业利润。《资本论》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直到现代社会即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之后。才通过原始积累的过程,对小农的生产资料进行剥夺,使社会上的大部分人日益沦为靠贩卖劳动力为生的工资薪阶。从这时候起,李嘉图的“工资铁律”、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才出现,基于社会化大生产的雇佣劳动也就逐渐取代自给自足而成为现代社会的生产关系。因此,马克思不只一次声明,他所为研究的对象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及经济规律;而不是之前的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更不是适用于所有社会的普遍规律,这个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正是《资本论》的出发点和立脚点,对此恩格斯说:“贯穿于全书的历史的见解,使作者不把经济规律看做永恒的真理,而仅仅看做某种暂时的社会形态的存在条件的表述。”这是《资本论》与其他经济学著作最本质的区别之所在。
02剩余价值是怎么来的?
既然《资本论》认为现代社会只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某一形态或某一阶段,那么基于辩证法的逻辑——“凡是现存的,都是必然会灭亡”——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也就只是暂时性的,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这个社会形态总会有要消灭的那一天,资本主义绝不是永恒的,这便是《资本论》的基本结论。在辩证法看来,现时存在的东西必是合理的,而一旦变得不合理时,也就要走向灭亡了。譬如奴隶劳动曾适应了生产力落后的状况,在奴隶主的组织下,人类集体的力量才第一次得到集中发挥,修建出各种庞大的建筑,创造了最早的文明。然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这种人身依附关系会造成劳动积极性的下降,必会因农业改革、人口增长和战争需要而走向瓦解。奴隶劳动本身就隐含着不合理的因素,会逐渐暴露出来;同样,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所赖以运作的雇佣劳动制度也隐含着不合理的因素,这个因素会引发普遍性的经济危机,进而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的不稳定,直到某一天走向崩溃为止。在《资本论》中,马克思的逻辑是非常清晰的。他从阐述商品和货币的关系开始,论证货币是如何作为一般等价物,从商品中脱颖而出。接着又研究了货币转化成资本的过程,正式进入全书的中心点——“资本是什么?是一宗货币,这宗货币先变成商品,以便从商品再变成比原先数量更多的货币。”这个公式写为G—W—G′,也叫为卖而买:我是一个资本家,我花50塔勒买进棉花,再用50塔勒雇佣一个劳动者来把棉花制成毛巾,之后我将毛巾售卖出去,获得塔勒的收入,其中10塔勒是利润。假如没有这10塔勒的盈利,那么我早晚有一天要关门倒闭。这样,塔勒的货币就变成了资本,它能够在生产与流通的过程中不断增值,这个增值额就是“剩余价值”。可问题在于这10塔勒的盈利究竟是怎么来的呢?如果它源自于我贱买贵卖的行为,源自于我多赚了消费者一点钱;那么在另一个场合,我也是作为消费者而出现,也会遭到别人的贱买贵卖行为,这样全部抵消下来,整个社会的总价值并未增加,资产阶级也就不可能得到利润。可见,资本增值的原因不能在流通领域寻找,而是要转向生产领域。
03不要把剩余价值和利润混淆在一起
为了解开资本增值的原因这个谜,庸俗经济学家们编造了许多理论。例如西尼尔说资本家为了使用资本,牺牲了自己的消费欲望,所以需要用利润来补尝他们的损失;又如约翰·穆勒说资本家垫付了资本,要承担风险,还需要对生产过程进行管理,所以利润是对他们的报酬。这些蠢驴把利润当成了另一种意义上的工资,他们却不知道,资本家给工人发工资,谁又来给资本家发工资(利润)呢?假如整个社会的价值总额都没有增加,那么资本家即使再节欲、再承担风险、再付出多少心血,他也不会得到半毛钱利润。利润必然是要从劳动者身上榨取的——也就是说,让劳动者所创造的价值多于他的工资。假如一个织工一天的工资为10塔勒,而他一天只要付出四小时的劳动就能创造出相当于10塔勒的价值,那么资本家在签合同时,必然要让织工的工作日大于四小时,否则他雇佣这个劳动力就毫无意义。正是通过加班加点或者提高劳动强度,才使劳动者每天都生产出多于自己工资水平的剩余价值。这仿佛是开玩笑,资本家给劳动者发工资,劳动者给资本家提供利润,而工资与利润都不过是货币!然而,这其实是把剩余价值与利润混为一谈了。假定一个日薪10塔勒的劳动者,一天只要劳动四小时,就能创造出价格相当于10塔勒的一件上衣,那么资本家为了获利,就会要求他一天工作8小时才能下班,以便再生产出另一件上衣来,这件新的上衣就是剩余价值;只有当资本家把它卖出去,换取10塔勒货币之后,剩余价值才能转化为利润。如果卖不出去,那么这些剩余产品就会堆积在仓库里,造成产品过剩。而资本家每个月都需要付租金、还贷款,所以他就得低价贱卖这些剩余产品——单个资本家虽然没有获得利润,但剩余价值还是以房租、利息等形式被地产商、银行家所瓜分了。因此,单个资本家是否亏本并不能否认劳动者生产出剩余价值的事实。
04瓜分剩余价值的是整个阶层阶级
工厂主、企业家、银行家、地产商等共同组成了资产阶级,企业家从劳动者身上剥得了剩余价值,市场则决定这些剩余价值如何以利润、地租和利息等形式在资产阶级之间进行分配。所以即使单个资本家亏本了,他照样要交房租、还利息,其他资产家照样能通过瓜分剩余价值来实现增值。所以恩格斯说资本论证明了:“我们的银行家、商人、工厂主和大土地占有者的全部资本,不外是工人阶级积累起来的无偿劳动!”正如徭役地租暴露封建社会的剥削性一样,资产阶级瓜分剩余价值的规律也暴露了资本主义的不合理性。社会发展、生产力进步必然会造成总价值的增值,但是这些增值却以剩余价值的形式被整个资产阶级所占有了。普罗大众分享不到社会进步所带来的红利,就像封建社会晚期一样,即使土地全被开发完,依然是“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在社会增值的财富日益被资产阶级所垄断之后,贫富分化必然会导致生产过剩与消费不足,进而引发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不断摧毁资本主义社会的根基。这便是《资本论》第一卷的主要观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gzxy-outdoor.com//bsmpz/bsmpz/96366.html